
积水潭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张友乐 张友乐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手外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教授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名誉编委、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会医学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北地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奖评审委员。 毕业后一直致力于骨科、手外科医疗研究及临床工作。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功能重建,皮肤缺损的覆盖及四肢畸形的矫正,特别在肢体损伤的功能重建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987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手部晚期功能重建及手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回国后主要从事手部损伤功能重建特别是在肌腱缺损与重建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工作,以及异体组织移植在手外科的系列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移植”获北京市科技三等奖;“拇短屈肌解剖学与应用”获北京市科技二等奖;“异体肌腱移植实验与应用”获卫生部一等奖; “冷冻干燥异体肌腱移植”获北京市科技二等奖;“拇指再造姆踇甲瓣移植的方法改进” 获北京市科技三等奖,“鞘管区异体肌腱复合组织移植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并承担、卫生部及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的基金资助,获首都医学发展基金。 参与编著《手外科检查》、《手部创伤修复》、《手外科学》、《骨科学》、《手外科手术图谱》。国内外学术期刊中发表50余篇论文。 国务院特贴专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职业道德模范,北京市优秀青年医师一等奖 学术格言:“科学、严谨、精益求精”。 最想病人说的几句话是:“尽最大努力满足您的需要,为了疾病,共同努力”。 | 主任医师 | 手外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周京华 周京华,男,副主任医师,1989年8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中医骨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系统地接受了中西医的理论和临床基础知识的培训。参加工作初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的创伤骨科、矫形骨科、肿瘤骨科、急诊等科室进行院内进修培训,丰富了西医有关骨科方面的临床知识。通过多年的一线临床工作,在运用中医药手段保守治疗骨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保守治疗,颈腰椎病的中医治疗等。曾发表过学术论文《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2003年经考评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 主任医师 | 中医正骨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黄德勇 医生简介: 黄德勇,男,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95年至今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工作,2009年至2010年在宁夏银川市医院挂职锻炼。2016年起任职矫形骨科主任医师。擅长矫形骨病中各种关节炎的治疗,髋/膝/踝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翻修术,下肢畸形的截骨矫形术。社会任职: 中国老年学会脊柱与关节委员会委员 | 主任医师 | 矫形骨科(骨与关节疾病诊疗中心)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周乙雄 周乙雄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骨与关节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原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骨科专家。曾获联邦德国政府奖学金,赴西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专攻矫形骨科。从事矫形骨科专业50余年,对于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治,擅长做人工髋、膝、踝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以及髋臼旋转截骨术,髋臼内壁截骨术。 | 主任医师 | 矫形骨科(骨与关节疾病诊疗中心)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刘建寅 手外科主任医师 硕士 从事显微外科、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全国各类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国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叁等奖一次。 主要从事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治疗,皮瓣移植移位,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的修复与重建,手部骨与关节的骨折、手部疾患、四肢皮肤创面覆盖等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 | 主任医师 | 手外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王军强 王军强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生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医学科普委员会委员。擅长复杂关节内骨折及多发骨折的微创治疗。自2003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外科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技术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研制我国第一台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获得CFDA注册证的骨科机器人,参与实施国内第一例基于多通道通讯网络的远程遥操作骨科机器人手术。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计划等多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3篇,SCI论文5篇。2005年入选为北京市科技新星,2012年被入选为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工程,2013年入选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215人才-学科骨干。 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创伤与矫形外科学系作访问学者,2011年至2012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骨科留学1年,2014年5月之2014年8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主任医师 | 创伤骨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王树锋 王树锋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一级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 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前十位,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4年入选国际臂丛神经班讲师现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华烧伤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人,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周围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自2000年至今,主要从事周围神经尤其是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经过十余年不断的努力探索与学习,现已完成3000余例臂丛神经损伤及产瘫的诊治,在臂丛神经损伤及产瘫的诊断与治疗上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手功能重建一直是一医学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一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术式多采用健侧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平均35cm)修复患侧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然而效果尚不理想。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2001年3月设计了健侧C7神经根移位的新术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明显的缩短了桥接神经的距离。随后于2004年6月成功的开展了健侧C7经椎体前通路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的新术式。该项术式的创新点:缩短了神经纤维再生的距离,减少了一个吻合口,使更多的神经纤维更早到达效应器。现已完成了近500例的临床应用,证实手术安全、可行。随访结果证实:术后4年屈指肌力达到4级的比率为62%。为了恢复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的伸肘、伸指功能,2005年又设计了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术,术后3年随访,伸肘、伸指肌力达3级或以上分别达到82%、48%。经一次性手术,通过三个神经移位,现已能够恢复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的主动拾物功能。上述研究使全臂丛撕脱伤手功能重建这一世界难题获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在国内三十多家大医院及欧洲、印度等国家逐步推广。该项研究在2013年在国际骨科权威杂志J.B.J.S (A)上发表。自2013年已有多批国外知名学者来院参观、学习该项技术。201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国际臂丛神经班、2015年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国际臂丛神经班,应邀作为讲师团成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详细讲解了该项技术,并进行了尸体模拟手术示教。是目前国际上个人完成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数量最多的医生之一。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致残严重,近年来此类患者明显增多。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产瘫的早期神经修复(生后3-5个月),现已完成300 | 主任医师 | 手外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陈旭 陈旭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常年在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工作,任烧伤科主任医师 | 主任医师 | 烧伤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黄野 黄野,男,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医师。专业特长为各种关节炎的治疗,特别是微创化精准化治疗膝关节炎,微创疗法全国领先,下肢畸形矫正,包括膝内翻(O形腿)、膝外翻(X形腿)、下肢骨折畸形愈合、下肢不等长、小儿麻痹、侏儒症等。足踝外科,成人足踝部引起疼痛、畸形的治疗,如拇外翻、拇僵症、平足、高弓足、马蹄足各种足踝部严重复杂畸形的矫正,熟练掌握髋膝关节置换等。倡导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阶梯性外科治疗,致力于截骨技术和单髁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普及,并在国内外多个学会和杂志社任职。 | 主任医师 | 矫形骨科(骨与关节疾病诊疗中心)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孙丽芳 孙丽芳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4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兼任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妇科内镜学分会、妇科肿瘤分会学、生殖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妇产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等《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等多家杂志的审稿专家。 | 主任医师 | 妇科 | 北京积水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