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山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李士其 李士其,男,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神经外科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神经外科的疑难病症,如颅底肿瘤、脑干肿瘤的诊治,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最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尤其是经蝶窦手术入路的垂体腺瘤微创手术。20年来,采用该方法已经治疗垂体腺瘤患者达4000多例,临床疗效显著。相关的临床论著已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Neurosurgery》上,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为:“无论在手术数量还是在手术质量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医院和科室领导指导下,带领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第六诊疗组开展大量工作,手术量名列前茅,手术成功率极高。 199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前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入路研究”; 1999年度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巨型垂体瘤的颅底外科治疗”; 2000年度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二等奖:“颅底缺损重建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脑深部和颅底肿瘤”。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陈文钧 陈文钧,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副主任,1989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进入华山医院骨科工作。1997年日本进修骨科专业。工作26年来,先后在关节,脊柱和创伤诸方面开展临床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发表论文十余篇。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青少年平山病的手术治疗。在国内率先运用截骨方法治疗肘部恐怖三联症。目前主要从事创伤领域临床和科研工作。对骨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有一定心得。 | 主任医师 | 骨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夏国伟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腔镜及机器人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分会泌尿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原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原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微创学组副组长兼秘书,入选全国泌尿外科“将才工程”。 | 主任医师 | 泌尿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贾户亮 贾户亮,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外科学博士。复旦大学肝胆疾病浦东中心副主任,华山医院普外科肝胆中心副主任,华山医院北院普外科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2000年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硕士,师从钦伦秀教授,2002年免试转博,导师汤钊猷院士。2004年11月-2006年5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NCI/NIH)进行合作课题研究和联合培养。2019年4月至7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学习。主要从事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治。对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及胆管肿瘤、胆囊结石及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每年完成各类肝胆肿瘤手术近300例,擅长腹腔镜微创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分子预测及其防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研究子任务,吴阶平医学基金卓越外科基金等多项研究。在Hepatology、ClinicalCancer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参编《肝癌转移复发的基础与临床》等3本专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7项。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钦伦秀 钦伦秀,男,1966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主任兼肝胆外科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肝癌转移机理与防治创新团队带头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1987年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1990年获硕士学位(肝胆外科),1993-1996年师从著名肝癌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获博士学位。1999-2000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及香港大学进修并进行合作研究,2001年破格晋升正高级职称并晋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癌转移研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医学专家联谊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主要从事肝肿瘤外科临床工作,每年手术治疗肝胆肿瘤近400例。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其防治。目前承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肝癌项目子课题(兼专题协调人)、 国家“863”专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SCI论文112篇,包括Nature Med, Cancer Cell, New Engl J Med, Science, Hepatology, Gut Cancer Res, Oncogene, Clin Cancer Res等。主编专著1本,主译1本,副主编1本,参与7本专著的编写(包括外国英文专著2章)。应邀为“中华外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编辑专辑。任“2007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主席,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第5)、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11)、上海市科技精英(201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第1)、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第1)等多项奖励。Cin Exp Metastasis, Chin Med J等12本英、中文杂志的编委; J Cancer Res Clin Oncol等多本英中文杂志审稿人或特约编委。 | 主任医师 | 肝胆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项建斌 浙江瑞安人。从事胃肠肿瘤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 医疗特长:胃肠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局部复发直肠癌的扩大根治手术。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广州市卫生局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上海市普外科专业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曾入选复旦大学“世纪之星”培养计划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培养计划,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等课题,发表SCI论文20余篇,美国Mayo Clinic结直肠外科访问学者。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王思群 王思群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1991 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并分配至华山医院骨科工作至今,专职关节外科。 2001年参加香港大学 关节置换研修班, 2003年获得澳大利亚骨科基金会奖学金赴澳大利亚 Flinders Medical Center 进行关节镜及关节置换技术研修及其相关研究,并获得医师执照参与进行了大量的关节镜以及关节置换手术。2004年参加香港大学关节翻修高级研修班。2005 年赴瑞士苏黎世奥林匹克医学中心访问学习。 2006年赴法国和捷克斯拉伐克交流学习并参加关节置换手术。2007年赴加拿大Western Ontario University Hospital 研修学习关节翻修,参与进行了大量的复杂的关节初次置换和翻修手术。2010年参加香港大学Queen Mary Hospital人工膝关节翻修高级研修班。2011年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欧洲骨科年会。2012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率先在国内将无痛技术应用到关节及骨科手术中,有自己一套特有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其自主研制的独特的“鸡尾酒镇痛配方”已广泛应用于其手术的病人,使患者免于手术疼痛。 | 主任医师 | 骨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赵曜 赵曜,浙江省乐清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2011年)。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副院长、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目前是华山医院垂体瘤多学科融合团队的学科带头人,【华山·金垂体】之临床和学术品牌的首倡者。 1999年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进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攻读研究生学位(硕博连读),先后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李士其教授和周良辅院士,2004年获博士学位。2007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破格晋升为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2012年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曾前往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MGH)和德国美因茨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临床培训。 采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各类脑肿瘤,特别擅长鞍区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等)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对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等其他颅内肿瘤亦有较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是垂体瘤的微创手术与应用基础研究:采用多项微创新技术,开展垂体瘤手术治疗逾千例,疗效显著,论文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领域最权威的杂志Neurosurgery上,获世界神经外科联盟主席的高度评价;组建了多学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男性科、眼科、五官科、感染科、放疗科、放射科等)融合的垂体瘤诊疗新体系,使垂体瘤,特别是功能性垂体瘤(泌乳素PRL型垂体瘤、生长激素GH型垂体瘤--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瘤--库欣病)的综合疗效达国际先进,研究成果被纳入国际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所率团队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垂体瘤诊疗中心之一;通过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若干具有重要临床转化潜能的垂体瘤新致病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对开展垂体瘤的精准治疗(早期预警、分子诊断、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为提升中国垂体瘤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一定贡献。重点研究方向之二是颅咽管瘤的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目前年手术治疗各类巨大难治性颅咽管瘤逾百例,肿瘤全切除率和神经内分泌功能保存率均达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时联合内分泌科对颅咽管瘤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系统评估和长期随访,有效保障了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已独立培养博士12名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宫晔 宫晔,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研究经历: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硕士、博士毕业;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先后主持和指导脑膜瘤、脑出血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上海市科委脑膜瘤重点专项研究6项;负责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2项。曾获华山医院优秀归国人员一等奖、“优秀华山人”、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医生称号。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2009年至今,负责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膜瘤、血管外皮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颅底肿瘤微创手术的亚专科建设,第一届世界脑膜瘤大会曾专题报道。曾在德国美因茨大学(Perneczky)神经内窥镜keyhole微创手术、瑞士AO颅底外科、德国Maniz颅底外科及美国凤凰城(Barrow)颅底外科,美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GH)、匹兹堡大学医院(UPMC)及梅奥临床医学中心(Mayo Clinic)神经外科作为访问学者或临床交流,研究颅底外科微创手术。曾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年会(AANS Meeting)、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大会(WFNS Meeting)、神经外科医师年会(CNS Meeting)、神经科学年会(Neuroscience Meeting)、脑出血年会(ICH Meeting)及世界神经肿瘤等大会上作大会发言。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World Neurosurgery》、《Journal of Molecualr Cell Biology》等杂志SCI有30余篇。参与编写《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3版、《实用外科学》第4版、《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神经外科手术精要及并发症》、《实用内科学》第15版、《急救医学》等专著。历任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神经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World Neurosurgery》、《Journal | 主任医师 | 重症医学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王恩敏 王恩敏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射波刀治疗中心,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河南医科大学苏芳忠教授。1993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师从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1996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是国内第一个伽玛刀博士。2000年8月-2001年8月曾在英国伦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和国立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院进修学习,跟随世界著名的神经外科教授,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副主席DavidThomas教授,学习神经外科。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15年10-12月,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学习射波刀技术,在美国进修期间,参观了费城射波刀中心、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院的神经放疗和伽玛刀、Fox Chase Cancer Center、Lancaster General Hospital肿瘤中心的射波刀M6(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学医院)。从1993年开始从事伽玛刀治疗工作,参与10000多例神经外科病人的伽玛刀治疗,在伽玛刀治疗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动静脉畸形、三叉神经鞘瘤、松果体区肿瘤、脑转移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和颈静脉球瘤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近几年每年参与伽玛刀治疗各类肿瘤200例,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007年12月,华山医院引进射波刀后,负责射波刀治疗,14年内治疗了12000多例病人。华山医院射波刀从2007年开始投入临床使用,2016年射波刀更新为射波刀VSI(第五代射波刀),2021年安装了全数字化射波刀M6,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营,2022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华山医院拥有2台射波刀。从2022年2月10号,射波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纳入了上海医保报销的范围,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可以极大地减轻射波刀治疗的负担,让先进的射波刀技术服务更多的病人。华山医院射波刀治疗神经系统肿瘤例数排名第一的肿瘤:脑转移瘤。射波刀分次照射脑转移瘤,疗效好、副反应轻,可以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特别是射波刀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或射波刀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脑转移瘤,可以起到强强联合的治疗效果,副反应相对较轻。射波刀治疗病例数排名第二位的肿瘤是脑膜瘤。海绵窦、颅底深部以及手术后残留的脑膜瘤都是射波刀治疗的良好适应证,长期控制效果好。排名第三位的肿瘤是胶质瘤。老年胶质瘤、手术后的胶质瘤和术后复发的胶质瘤,均可选择射波刀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治疗数量排名第四的疾病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射波刀治疗中心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