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山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丁强 丁强,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1996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7年被指定为硕士生导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后任博士生导师。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泌尿外科副主任,泌尿外科主任;上海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起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2007年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08年4月起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 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委员,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现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委等。1995年被确认为上海医科大学梯队接班人,1996年荣获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1997年入选首批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1998年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1999年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现为复旦大学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前列腺根治性手术、可控性全膀胱手术以及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等,同时大量开展肾上腺手术、肾癌根治术以及肾移植等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痛苦。 学术上富有开创精神。主持的科研项目“构建膀胱癌表达野生型P53和反义H-ras基因”和“穿孔素表达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研究”获卫生部基金资助;“肌源性干细胞注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获上海市科委基金资助。同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包括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以及“211工程”项目在内的多项重要研究。 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90余篇。曾获得包括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作为副主编完成了《泌尿外科巡查手册》,《外科袖珍手册》,《简明药物手册》以及《泌尿外科分子生物学》等专著的编写工作。参加了《现代外科学》、《实用外科学》、《当代泌尿外科学》等编写。积极参与教学工作,至今已培养泌尿外科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5名。 | 主任医师 | 泌尿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王文健 王文健,男,主任医师,教授,1947年1月出生,博士导师。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1970至1978年间在甘肃省卫生局西学中班和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学习工作。1978至1985年间在上海医科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和博士学位,1978年至今在在华山医院工作。现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教育部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和中医理论肾本质的研究。在老年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作为课题参加者或项目负责人,曾先后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委的研究课题十余项,获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八项,主编或合作主编《中医理论现代研究》、《中西医结合虚证研究》、《中医实验研究》等专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二十名。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肾脏病变;肥胖、脂肪肝;其他中医杂症。 | 主任医师 | 中西医结合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瞿连喜 瞿连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医学博士。现为上海市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器官获取组织(OPO)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兼职教授,《移植中文版》,《现代移植新视点杂志》编委。从事泌尿外科专业20余年,除专长于临床肾移植外,擅长各种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包括腹腔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经尿道电切镜和钬激光等技术治疗泌尿系肿瘤(肾上腺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曾作为访问学者于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国际会议交流,掌握泌尿外科的最新微创治疗技术。 曾参与完成的“性腺及精原干细胞冷冻保存与移植”获得2008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参与完成的“性腺及精原干细胞冷冻保存与移植技术建立”获得200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家族性遗传病学及临床治疗研究” 获得2006年上海市男科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盆腔神经丛的临床解剖研究获1998年中华医学三等奖,国内核心及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多次进行大会专题报告,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5人。 | 主任医师 | 泌尿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黄广建 黄广建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1997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主任医师,2005晋升博士生导师,2006年晋升复旦大学教授,2009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外科权威巨著《实用外科学》(第三版)的副主编。现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副主任兼胃外科主任。自1992年进入华山医院外科以来,一直在外科临床第一线工作,为胃十二指肠疾病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平时注重临床实践及应用研究:国内首个设计研制出肿瘤阻断装置,用以减少术中癌细胞的血行转移;国内较早开展胃肠肿瘤淋巴系统内化疗,以减少癌细胞淋巴转移;院内率先开展贲门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技术、结直肠癌保留自主神经、复发直肠癌全盆腔清扫等新技术新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针对早中期胃肠及结直肠肿瘤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超低位直肠肿瘤的保肛手术;针对晚期或复发性肿瘤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降低肿瘤分期,争取二期获得根治性切除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 | 主任医师 | 胃肠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陈宗佑 陈宗佑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主任医师。1961年6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绍兴。198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华山医院普外科从事医、教、研工作,199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外科副教授,于1997年和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外科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2003年晋升外科主任医师,200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晋升复旦大学外科教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副主任、华山医院胃肠肿瘤多学科诊治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大肠癌、胃癌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参加编写了《实用外科学》等多部医学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研究课题8项。培养指导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余名。 | 主任医师 | 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吕飞舟 吕飞舟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副主任,复旦大学华山(国际)应用解剖研究与培训中心(PARTI)副主任。199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9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4年在日本国立成与医疗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国际交流: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ID2014.6美国MayoClinic(Rochester,MN)2011美国AOspineinternationalfellow(Denver,CO)2007美国twinscityspinecenter(fellowship,MN)2006美国spinecenterof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fellowship)2006日本成育医疗研究中心(博士后)2002-2004 | 主任医师 | 骨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姚琪远 姚琪远,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减重与代谢外科、疝与腹壁外科主任,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疝病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擅长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微创治疗及综合管理;腹壁肿瘤及后腹膜肿瘤根治;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与胃食管返流、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减重术后腹壁整形;腹腔镜胆囊切除、胃肠肿瘤根治及颈部无疤甲状腺肿瘤根治。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事业的先驱之一,在微创手术治疗肥胖及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有成熟经验及独到见解,并首创腹腔镜下胃大弯折叠+胃底折叠术,对伴有反流的肥胖症疗效明显。拥有上千例造口旁疝诊疗经验,在国际上独创Lap-re-Do术式,极大提高造口旁疝的诊疗效果,也因此出任国际腹壁与造口外科联盟主席。在国内最早(2000年)建立微创疝外科团队并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和各类腹壁疝的微创治疗;是少数能开展局麻疝修补日间手术的团队之一,患者覆盖面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受到业界及患者一致推崇。自2008年起多次受邀在德国、印度、越南等国的国际会议上进行现场腹腔镜手术演示,多次受邀在新加坡、德国、印度、越南、美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际会议上进行专题报告。 | 主任医师 | 变态反应(过敏和免疫)科(中医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张红英 张红英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合作导师为“973”首席科学家董竞成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胆石症,硕士、博士导师均为上海市十大名中医朱培庭教授。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申请专利1项,主编副主编专著共3部。 | 主任医师 | 中西医结合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余波 余波,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领先人才,上海市浦东医院院长。在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UCSF)完成博士后学习,并曾赴德国纽伦堡及莱比锡外科中心任访问教授。长期从事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医学会第七届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外科学会新区与郊区学组组长。作为普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致力于对全市各医院进行手术的质量管理以及外科手术的规范化培训及开展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等,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并参加《实用外科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担任大会、分会主席并发表学术演讲。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7人。 余波领导的课题组已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际上首先证明平滑肌细胞是血管内膜增生的间质效应细胞,也首次将低频电刺激引入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2003年在著名血管外科杂志J Vascular Surg 发表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双腔症;《低阈电刺激辅助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症》获教育部回国人员项目资助;2009年主持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丝素覆膜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对支架成形术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再生修复的影响机制研究》;2011年主持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领先人才基金项目《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外科干预优选方案临床研究》。目前余波领导的临床和学术团队中既有如薛光华教授这样老一辈的医学大家,也有留学归国的中青年骨干力量,更有一批富有朝气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已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端教授和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系邵正中教授形成了科研学术协作团队,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探索出以一条产学研为方向的科技创新之路。近年来余波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欧美及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并参加《实用外科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2004年起华山医院血管外科被卫生部授权负责主持唯一一个国家级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并进行手术演示,至今(20 | 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王旭 王旭,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1974年出生,1997年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获硕士学位。同年于华山医院工作。2005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足踝与关节外科。擅长踝关节、足部骨折、畸形、肿痛与运动损伤。发表论文:1. Monton神经瘤的研究进展 王旭综述 顾湘杰审校 国外医学.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9;3:132-134;2. 足横弓与拇外翻关系研究进展 王旭综述 顾湘杰审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7):4:387-389;3. 正常步态周期中动态足横弓形态的初步分析 鲍根喜 王旭 夏新雷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8);4:375-377;4.足横弓形态的动态分析与拇外翻关系研究 鲍根喜 王旭 顾湘杰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01(21);3:134-136;5.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与膝关节功能 王旭综述 顾湘杰审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4:398-400;6.第一肋骨疲劳骨折1例报告及回顾 王旭 陈世益 顾湘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3;(22)3:3037.环锯法前路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王旭 许建华 陈飞雁等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3;10(4):511-513;8.拇外翻及相关畸形的综合手术治疗探讨 王旭 张旭辉 顾湘杰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11):19:1351-1353;9.跖骨头下籽骨形态变异分析 王旭 朱越峰 顾湘杰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5):505-508;10.改良Young术式治疗青少年屈曲性扁平足畸形近期疗效 王旭 张旭辉 顾湘杰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12(11):814-816;11.陶瓷-陶瓷人工髋关节初步应用结果 王旭 顾湘杰 鲍根喜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19(7):448-450;12.王旭 顾小华 朱艺等 ?外翻足外在肌功能的初步评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3):215-218;13.王旭 马昕 桂鉴超等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及联合第二、三跖骨基底截骨治疗?外翻的疗效观察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90-94;14.王旭 陶凯 马昕等 第一跖列负重变化对?趾形态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33(2):15.王旭 马昕 顾湘杰等 ?外翻足X线二维测定的意义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6;13(3):469-471;16.WANG Xu2 ,tAO Kai1, WANG Cheng-tao1,etal. Primary Analysis of The First Ray Using a 3-Dimension Finite Element Foot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7th Annual Conference Shanghai, China, September 1-4, 2005;17.张超 王旭(通讯作者) 姜建元 MMP-1、13mRNA和DDR2表达与关节软骨退变的关系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1):126-129 | 主任医师 | 骨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