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江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日间病部执行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留日博士后,中国研究型医院甲状腺专委会围手术期学组委员,厦门市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师协会乳腺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厦门市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及南通市226培养人才。主持“ 乳腺癌中PPAR-Gamma去甲基化研究及临床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4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6篇,影响因子近100分。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和手术操作经验。个人年平均门诊量达7000余人次,年手术量达1200余台,尤其在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上有独到建树。擅长乳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外科及微创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腔镜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结节微创手术等。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牛伟新 牛伟新,男,主任医师,教授,党委副书记,1991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医院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和胃肠动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擅长胃癌和大肠癌的诊治。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部分论文被世界著名检索机构(SCI、CA以及BA)收录。参加编写《临床外科学》、《腹部外科学》等专著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项。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科研课题多项。作为导师或导师组成员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多人,现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七年制学生4人。其中《直肠前切除术对大便节制功能的影响》一文获一九九一年度上海市普外科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并参加一九九五年四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95届日本外科学年会会议交流;《分析大肠癌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数和白介素-受体的变化》、《大肠肿瘤对平滑肌药理特性的影响》《Role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in contraction of internal anal sphincter》及《胃癌患者CEA、CA19-9、CA72-4及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先后被世界著名科技情报检索刊物CA、BA及SCI收录。作为第三研究者参加的"胃肠动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一九九六年度上海市科学进步三等奖。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葛雷 葛雷,1992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年10月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内科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意大利米兰EMO Centro Cuore Columbus医院培训。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培训导师,上海医学会冠脉介入学组副组长、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委员(FSCAI),亚太心脏介入学会委员(FAPSIC),亚太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俱乐部(APCTO Club)创始委员,中国CTO俱乐部(CTOCC)秘书长、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冠脉介入论坛副坛主。长期从事高危、复杂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桥血管病变等),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手术演示及学术报告。先后参与多项科研工作,其中包括: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攻关项目:“完全可降解聚乳酸雷帕霉素冠脉支架的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已结题);目前在研项目为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降解聚合物支架的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课题负责人)。担任《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2013》(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2017》(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副主编,《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列、技术及病例精选》主编,参与编写《现代心脏病学》、《实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心脏病学实践2003—新进展与临床案例》、《临床内科学—新进展、新技术、新理论》、《心脏病学前沿》等多部著作。先后在JACC、JAMA、EHJ、AJC、Heart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两次在韩国AngioplastySummit暨亚太TCT会议上获最佳论文奖。在国际上首次阐明分叉病变Crush技术最终球囊对吻的重要性、首次分析了药物洗脱支架在退化的大隐静脉桥血管的疗效和安全性,较早观察了药物洗脱支架在慢性闭塞病变的应用,以及较早提出CTO PCI手术中使用电生理模式降低射线量的观点,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靳大勇 靳大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毕业后即分配到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医院医学院进修一年,期间撰写论文2篇,参加国际会议2次,并在会议上发表交流。1992年考试合格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委任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专业硕士班学习,并于1996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组建中山医院普外科胰腺肿瘤外科,主要从事胰腺癌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每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百余例,将胰腺癌诊治、手术以及治疗效果提高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开展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扩大胰十二指肠根治手术、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胰体尾切除术,以及包括胰腺切除手术在内的腹部脏器联合切除手术。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稳步提高,达80%左右。随着临床手术技能的日趋熟练,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胰瘘的发生率始终在3%以下,五年累计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1%。术后一年生存率达到60%,二年生存率为40%。获得多项基金资助,包括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卫生局科研基金课题,主要从事针对胰腺癌疫苗的研究。1996年获赛克勒基金会中国优秀医师奖,得到卫生部领导嘉奖,并赴美国参观学习三周,走访美国东西海岸的六个地区共8家全美著名的大学医院及3所研究所。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完成出版用于教学教材3本,参编专著6部。已指导10名硕士研究生和13名博士研究生毕业。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黄浙勇 黄浙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师从葛均波院士,主攻冠心病的支架治疗,擅长各种高难度复杂手术,包括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的支架介入治疗。有数千例的手术经验,在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医学论坛报》开辟专栏“中山PCI解码”,介绍冠脉支架治疗的手术技巧和“中山经验”。担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再生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精准心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脂蛋白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核心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多种SCI杂志审稿人或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骨干。发表SCI英语论文41篇,参编英文专著1部,参编《实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等中文专著20部。申请国家专利6项。培养研究生6名。获明治生命科学奖、东方新星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推广奖、上海医学科技奖、CSC论文一等奖、中山医院优秀骨干人才等奖项。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宋陆军 宋陆军,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胆道外科,主任医师,硕导,美国北卡大学博士后,胆道外科行政副主任。擅长胆道系统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特别是在胆道微创手术(腹腔镜和胆道镜)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来治疗既往有腹部和胆道手术史的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疾病、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胆囊癌及胆管癌根治术,胃和结直肠癌的常规和微创手术、甲状腺肿瘤的根治手术及综合治疗,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诊治流程(2015年入选上海电视台SMG“名医大会诊”节目)。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实验外科和转化医学专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综合治疗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危重孕产妇评审专家。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和中华普通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等职务。 1989年青岛医学院医疗系专业本科毕业,分配至山东省省立医院外科工作3年,1992年考取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普外科临床技能训练与研究研究生,师从吴肇光教授和秦新裕教授,1997年博士毕业并留院工作至今。2001年初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器官移植外科做博士后。2003年回国后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承担者共申请和完成了有关干细胞研究的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项目基金以及教育部“211”工程子课题等在内的科研基金共9项(共150余万),课题已经全部按期完成并结题。目前承担上海市科委延伸基金项目25万元项目负责人。2004年获第七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年作为第四获奖者获得“可调控胰岛素基因肝内导入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获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十佳理论课授课优秀教师称号。参译了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2016年),参编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外科医生手册》(2017年)。在国内外中英文杂志上共发表文章40余 | 主任医师 | 普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王征 王征医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ALPPS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及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促进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肝癌外科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每年主刀完成近300例肝切除及50余例的肝脏移植手术,主刀完成数十例ALPPS治疗传统手术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2017年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作为编写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编写《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及2019年版),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肝癌转移复发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n Surg,Clin Cancer Res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明治生命科学奖”等奖项。 | 主任医师 | 肝肿瘤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杨欣荣 杨欣荣医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导。国际肝癌协会(ILCA)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1998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肝外科专家樊嘉教授,2009年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曾于2010年6月至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短期学习。具有多年普外科和肝外科的临床经历,独立完成各类高难度肝外科手术如:难切性肝肿瘤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移植术,能独立开展各类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近五年来专注于肝癌转移和复发的研究,特别是在肝癌干细胞及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领域。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已发表20余篇SCI论文,包括Lancet Oncology, Hepatology,GUT,Gastroenter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Hepatology,Cancer等国际知名杂志,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50分,单篇最高引用115次,累计引用次数700余次。曾连续五年(2012-2016年)应邀在国际肝癌协会年会(ILCA)上做专题演讲。曾获得2010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 IDEA奖(全球每年仅20名),获得2010 ASCO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Symposium Merit Aword奖(全球每年仅25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基金及上海市科委基金等多项,总计研究经费约500多万。是“2015年科技部肝癌转移复发的精准医疗研究创新团队”中的骨干成员,也是2015年科技部 “863”计划(SS2015AA020401)的核心成员,入选上海市2011年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获2015年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多次获得汤钊猷-建行优秀论文奖。目前已获授权专利4项。 | 主任医师 | 肝肿瘤外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陆志强 陆志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华内分泌学会神经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华内分泌学会肾上腺学组委员,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委员,上海市内分泌学会性腺学组组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分会副秘书长兼罕见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主任医师 | 内分泌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杨毕伟 男,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年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目前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任副主任医师。执业期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9篇,其中一篇高质量文章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 主任医师 | 肝肿瘤内科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