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长征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钱齐荣 钱齐荣,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多次参加军事及救灾任务。2003 年赴西藏高原代职工作 1 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数十项,填补该地区空白,受到新华社采访,多种媒体报道。荣立三等功。2008 年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带领二人先遣小组率先突入北川灾区,荣立集体二等功。多次嘉奖。钱齐荣教授信奉“医者仁者心”,以“爱心、诚心、善心,专业、敬业、精业”为宗旨。学术兼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委员会关节外科副主任委员;解放军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副主任委员;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SICOT中国分会关节外科常委;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栓与抗凝学组常务委员;上海增材制造协会委员;科技部、教育部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JBJS(中文版)、JOA(中文版)、《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等专业杂志编委;THE KNEE、BMC、THE OPEN ORTHOPAEDICS JOURNAL等国际SCI杂志审稿专家。获得荣誉:科研:以第一申请人获得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研基金共7项,获各类专利12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临床医学成果二等奖等4项。2000 年获长征医院第二届临床医学奖。2003 年获第二军医大学第一届校长奖。2013 年获长征医院医疗新技术奖。文章、专著: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 SCI收录10篇,单篇最高分值19.309。参编专著15部,主译专著1部。 | 主任医师 | 关节外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
何海龙 何海龙,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73年5月出生,浙江诸暨市人。1990年9月入伍, 1995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2000年7月获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2003年调入长征医院骨科工作至今。2006年,2007年,2011年,2013年多次赴瑞士,德国,美国进修学习脊柱微创手术技术。2008年担任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兼秘书(筹);中华老年医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医疗专长: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十几年,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擅长开展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畸形矫形及创伤等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在上海市率先开展胸腔镜辅助下全锁孔技术胸椎骨折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胸腔镜下全锁孔技术胸椎椎体肿瘤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小夹钳固定重建中胸椎稳定性等脊柱微创新术式,获得医院第3届"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奖,主持开展的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胸腰椎肿瘤获得了新技术上海市临床准入新技术。此外,还开展了通道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多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等微创新技术、新疗法, 逐步形成了以脊柱微创技术为专业特色。 获得荣誉: 国家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军队、省部级: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荣立三等功1次。 上海市: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2年度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科研:主持或已完成省部级科研基金6项,总经费90余万元。 参编著作:副主编专著1部,参加编写专著15部,共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3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 主任医师 | 脊柱外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
侯春林 侯春林,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科委会委员,全军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修复重建,科学会主任委员,国际脊柱脊髓损伤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十佳中青年医师、上海市十佳科技精英、全军优秀教师、总后科技银星、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及总政治部授予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事骨科临床工作50年,长期从事四肢创伤与修复重建外科,手外科及显微外科临床研究。主编学术专著30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军队及上海市二等以上重大成果奖22项。 | 主任医师 | 骨创伤外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许国华 许国华,男,脊柱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第二军医大学“5511”青年后备人才库人才,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李瑞麟医学教育奖学金获得者,国家“健康快车”远程医疗上海骨科专家中心专家;目前是国际脊柱脊髓协会(ISCOS)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脊柱微创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脊柱分会颈椎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联骨与关节风湿病学会脊柱非融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再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学组副组长;国家“健康快车”远程医疗上海骨科专家中心专家,中国骨科学会会员,中国脊柱脊髓学会会员,世界华人骨科学会会员;《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 本科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5年制临床医学系,自1996年开始从事骨科临床一线工作,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寰枢椎不稳、寰枢椎畸形及脱位,脊柱创伤、脊柱结核、脊柱发育性畸形等脊柱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采用微创手术解决颈椎腰椎疑难复杂疾病具有特色。先后在美国西北医学中心、波士顿医学中心、墨尔本 Homles医学中心、奥兰多Winter Park Memorial Hospital、美国沙漠DISK脊柱微创中心进修学习和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师从美国脊柱微创外科协会主席Atony Yeung教授学习脊柱微创外科并获得美国微创医师协会颁发的证书,在沪上较早开展了脊柱微创手术。 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国际上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副主编、参编出版脊柱外科专著10部,其中副主编英文版教材1部。承担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承担并负责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及医药重大课题、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8项等;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2年获得启明星跟踪培养;20 | 主任医师 | 脊柱外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
吴晓东 吴晓东,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脊柱一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兼长征医院南京分院业务副院长,骨科主任。全国医师协会胸腰椎学组委员、全国骨科青委会微创与智能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胸腰椎委员会秘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全国骨质疏松学组委员。近年来,在美国、韩国的多家微创脊柱中心交流胸腰椎微创手术技术。自主设计腰椎椎间孔镜双针技术,在2016年WCMISST国际脊柱微创会议上作大会发言,相关论著在2018年发表于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是国内较早开展腰椎间孔镜治疗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的学者之一,在2015年上海市骨科年会上作大会发言“椎间孔镜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最终于2018年以论著形式分别发表于world neurosurgery杂志及脊柱外科杂志,在国际上最早对钙化型椎间盘突出提出了Wu分型勇于指导内镜手术入路。是国内最早开展胸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治疗的专家之一,并设计了侧路镜与开放手术联合治疗中央型胸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单纯开放手术更佳,相关论文已投国际学术期刊。近年来,开始研究超声引导下、X线引导下的疼痛治疗,追求达到既能缓解患者疼痛,又能减轻患者创伤的目的。曾为多名国际及国内运动员行腰椎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英国国家队柔术运动员William、上海市马术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等。曾为多名急性马尾综合症患者行微创下减压术,术后患者大小便功能得以恢复。擅长为椎管狭窄的患者行微创下椎管扩大减压术,术后患者均缓解良好。曾为多名国外患者成功行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和通道手术。欢迎关注微信个人公众号,请在公众号中检索吴晓东副教授,会定期发布手术、疼痛治疗及康复的注意事项。 | 主任医师 | 脊柱外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
欧阳跃平 欧阳跃平,男,医学博士,1985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1997年获第二军医大学骨科博士学位,现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骨创伤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骨科医学分会足踝组委员。主攻创伤骨科,擅长严重四肢创伤救治、骨盆髋臼骨折和老年骨折的救治,在职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6篇。参加16部专著编写,约10万字以上。曾参加全军“七五”攻关课题研究,“四肢火器伤远达效应研究”,“骨生长因子研究”;以及全军重中之重课题之一“四肢长管骨粉碎性骨折生物学愈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全军“十五”指定性课题之一“严重部位伤的救治---严重肢体伤的救治”。1989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2005获上海市临床成果奖一等奖(第五),2014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2002年代职西藏军区总医院期间,在海拔3700米高原上第一开展肢体皮瓣转移术、颈椎外科手术、关节外科手术和保留肢体恶性肿瘤治疗并获得满意疗效。2010年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 | 主任医师 | 骨创伤外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徐通 徐通医生,上海长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系,1997-1999赴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系学习。 现为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全军优生优育中心副主任、中国儿童心理行为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普儿委员会委员、全军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市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儿童发育行为学术组委员、上海市小儿精神疾病学术组委员、上海市儿童保健学术组委员等 | 主任医师 | 儿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张玉强 张玉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肾脏病和血管通路著名专家。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对蛋白尿、血尿、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血管通路手术及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和肾穿刺活检术。对各种复杂疑难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修复,具有独到的经验。在国内积极倡导和践行“强化血管资源的保护,重视术前评估,加强术后监管”的理念;较早成立包括透析医师、透析护士、超声医师、介入医师组成的血管通路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上臂动静脉内瘘、转位血管移植、人造血管内瘘、长期留置导管置放术、外周血管和中心静脉狭窄介入治疗以及腕管综合症松解术等,并发明经颈外入路长期导管植入术及采用自制HN-1型血管扩张器治疗血管狭窄以及改良腹膜透析导管置放术等多项新术式,在国内同行中得到广泛推广;三十余年来培养了大批血管通路专业人才。目前累计各种内瘘手术逾20000例次,手术数量及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还负责科室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和肾穿刺活检工作。现担任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学分会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非公立医院学会肾脏病分会血管通路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学会血液净化分会血管通路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团体职务,并担任多个血管通路专家委员会顾问。先后发表包括SCI及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10余部,获得或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上海市各项科研基金5项,先后获得国家、军队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4项。 | 主任医师 | 肾内科 | 上海长征医院 |
刘环海 基本情况: 人履历:刘环海,男,1972年7月生,山西孝义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专业技术8级。 任职情况:199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临床系,2003年于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攻读硕士。2004-2011年 主治医师、讲师;2012年至今长征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鼻科学及颅底外科学会成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成员,《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审稿人。 医疗专长: 主要从事鼻前颅底及头颈部肿瘤的诊疗及基础研究。可开展头颈部肿瘤切除、鼻内镜下鼻窦炎及鼻腔肿瘤切除、扩大经蝶蝶窦、鞍周手术,多种术式的部分喉及全喉手术、头颈部危重创伤抢救修复术、重度鼾症的腭咽成形术及甲状腺手术。 获得荣誉: 一贯学风踏实,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医德医风正派。两次荣获三等功。2009年因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被上海市电视台报道表彰,多次受到患者表扬。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较强的科研意识并独立主持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近5年科研成果: 1.研究课题4项,累计110万元。 2.参编论著2篇。发表论文章58篇,其中发表SCI论文8篇,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的SCI论文7篇,IF总分26.806,IF最高分7.401。 3.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2010年度 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2012年度 | 主任医师 | 耳鼻喉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
张瑞祺 张瑞祺,男,主任医师、教授。1964年3月出生,江苏省宜兴市人。1981年9月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并入伍,1986年8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9年8月获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病毒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医疗专长: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理论和实践经验。长期从事慢性肝炎(包括乙型、丙型、丁型等)、急性肝炎(甲型、戊型等)、药物性肝损、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酒精性肝损、脂肪肝、器官移植后肝功能损害及感染、各系统不同病原体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肝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理念领先,很多病人摆脱疾病痛苦,理念已为同行认同。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救治肝功能衰竭病人,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各种并发症,病死率明显下降,救治水平国内领先。不明原因肝功能损害和不明原因发热是本专业的疑难杂症,通过细致的收集病史和认真体检等临床工作,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确诊率明显提高,诊治水平得到国内同行认可。获得荣誉:军队、省部级: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科研: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军队、上海市等相关科研项目。参编著作:发表论文28篇,参编著作9部。 | 主任医师 | 感染科门诊 | 上海长征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