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一体化试点启动大会在上海召开

医专委 |  2025-10-20
1人浏览

2025年10月18日,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一体化试点启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正式发布《陪诊师职业技能与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并同步启动长三角陪诊师培训考核与评价一体化试点项目。这一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陪诊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在提升就医效率、改善患者体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资质不统一、服务标准缺失、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痛点不仅影响服务质量,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林光武指出,这一标准的出台是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医专委)立足行业需求、主动担当作为的重要成果,也是医疗机构与行业组织协同创新、共促服务提质的生动实践。他强调,标准的制定正是对《“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的具体响应,将有效提升患者就医安全与体验。


《陪诊师职业技能与管理规范》明确了陪诊师的职业定位、基本要求、技能等级、服务流程、培训考核及管理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权威依据。


标准的发布填补了陪诊行业规范空白,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陪诊服务进入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新阶段。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孙建平表示,该标准的发布是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评价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陪诊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他指出,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将以团标为核心,构建“培训—考核—认证—上岗”全链条体系,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为推动《陪诊师职业技能与管理规范》落地见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携手长三角三省一市相关机构,启动“陪诊师培训考核与评价一体化试点”。试点以团体标准为核心依据,建立统一的培训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标准与技能互认机制,实现区域内陪诊师资质互通,为行业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试点筹备与标准制定前期,医专委已率先开展协同实践:一方面,前瞻性布局陪诊师培养,成功举办五期高质量培训,培育首批专业从业者;另一方面,深化区域合作,联合宁波相关机构打造定制化培训,推出“长三角首期陪诊师联合培训”。系列实践通过“实践-总结-优化”闭环,形成涵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的成熟经验,既为长三角输送急需人才,更为团体标准制定提供了实践数据支撑,彰显医专委的行业引领力。


试点与标准推进中,多方协同发力:医专委统筹调研、起草标准、整合资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专家深度参与,保障标准科学性与实用性;上海快易师健康服务有限公司等首批试点企业主动参与培训考核实践,推动标准落地应用。


未来,医专委将在总会的领导下,继续联动长三角资源,推动陪诊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此次标准发布与试点,既是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先行探索,更以“标准化 + 一体化”双轮驱动,为长三角构建技能型社会、推进高质量一体化注入新动能。